李业 系主任、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硕士生导师 | ||
所在系室: | 通信工程系 | |
办公地点: | 34号楼714 | |
联系方式: | yeli@ntu.edu.cn | |
研究方向: | 6G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 |
个人简介 |
李业,男,南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2007、2010年于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别获学士、硕士学位,2014年于加拿大女王大学获博士学位。2014-2016年任职IBM Canada研发工程师。2016年8月起任教于南通大学。《通信网原理与协议》(本科生)、《通信网理论基础(研究生)课程负责人。获南通大学2018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。主要从事6G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方面研究,涉及卫星通信网络协议、网络仿真、前向纠删编码等。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在IEEE TCOM、IEEE TWC、IEEE TMC等权威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。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、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、南通市科技计划等科研项目。 |
教授课程 |
通信网原理与协议(本科生) 通信网理论基础(研究生) |
项目资助 |
[1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(62341104),“用户无感的天空地一体化接入与适变传输理论与技术”,2023.07-2024.12,69.5万,主持(合作单位负责人) [2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(61801248),“基于稀疏网络编码的低时延D2D无线通信研究”,2019.01-2021.12,24万,主持 [3]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(BK2080943),“面向D2D通信的稀疏网络编码设计与应用研究”,2018.07-2021.06,20万,主持 [4]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(18KJB510036),“面向 D2D 通信的低时延稀疏网络编码研究”,2018.09-2020.08,5万,主持 [5] 南通市科技计划(JC2021121),“天地一体化网络传输层性能增强代理设计研究”,2021.07-2023.06,3万,主持 南通市科技计划(GY12016021),“面向5G中软件定义网络的稀疏网络编码设计研究”,2016.10-2018.09,6万,主持 |
代表性成果 |
论文/专著: [1] Y. Li, L. Chen, L. Su, K. Zhao, J. Wang, Y. Yang, and N. Ge. PEPesc: A TCP Performance Enhancing Proxy for Non-Terrestrial Networks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, 2024, vol. 23, no. 4, pp. 3060-3076.(SCI,中科院1区,CCF-A类) [2] Y. Li, X. Chen, Y. Hu, R. Gao, J. Wang and S. Wu. Low-Complexity Streaming Forward Erasure Correction for Non-Terrestrial Networks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, 2023, vol. 71, no. 12, pp. 6870-6883.(SCI,中科院2区) [3] Y. Li, J. Zhou, J. Wang, Z. Bao, T. Q. S. Quek, and J. Wang. On Data Dissemination Enhanced by Network Coded Device-to-Device Communications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, 2020, vol. 19, no. 6, pp. 3963–3976.(SCI,中科院1区) [4] Y. Li, B. Tang, J. Wang, and Z. Bao. On Multi-Hop Short-Packet Communications: Recoding or End-to-End Fountain Coding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, 2020, vol. 69, no. 8, pp. 9229–9233.(SCI,中科院2区) [5] Y. Li, S. Zhang, J. Wang, X. Ji, H. Wu, and Z. Bao. A Low-Complexity Coded Transmission Scheme over Finite-Buffer Relay Links[J].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, 2018, vol. 66, no. 7, pp. 2873–2887.(SCI,中科院2区) 专利: [1] 李业,冯如,高锐锋,王珏,一种基于喷泉码驱动的流媒体传输优化方法,授权时间:2024-10-18,中国,专利号:ZL202211307393.1 [2] 李业,陈亮,王珏,杨永杰,基于前向纠删编码的TCP性能增强代理网络应用程序方法,授权时间:2024-08-20, 中国,专利号:ZL202211334249.7 [3] 李业,谢栋,苏厉,一种面向高损链路的低时延流码分组传输方法,授权时间:2022-06-24, 中国,专利号:ZL201911061407.4 [4] 李业,陈超,张士兵,一种用于多跳短分组通信的编码选择方法, 授权时间:2023-04-21, 中国, 专利号:ZL202010386207.2 [5] 张非凡,李业,一种基于强化学习和流编码驱动的分组传输方法及系统,授权时间:2021-10-12, 中国,,专利号:ZL202011620034.2 |
学术服务 |
[1] 江苏省通信学会卫星通信与导航专业委员会,委员 [2] 《物联网学报》青年编委 [3] 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青年工作组 |
获奖信息 |
[1] 危化品水路运输装卸全过程智能化监测与预警关键技术与应用,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,6/10,2023. [2] 南通市“青蓝工程”优秀师徒,1/1,2020. [3] 基于稀疏网络编码的高效近海海域通信,南通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,1/3,2019. |
指导研究生情况/招生需求 |
近年来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7名,主要从事6G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研究,涉及海域和卫星通信中的传输协议、前向纠删/纠错编码、网络仿真与数字孪生、以及机器学习在相关场景中的应用等。指导的研究生在SCI、中文核心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,授权发明专利5项;3人获批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。 每年计划招收通信方向博士研究生1-2名,硕士研究生3-4名,亦常年接收学有余力的优秀二年级以上本科生加入。要求: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和通信网络专业素养;较好的动手(编程)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;熟悉Linux的同学优先考虑。
毕业研究生 2025 钟**(硕士);研究方向:无人机物联网数据采集;毕业去向:工商银行(苏州) 2024 于**(硕士);研究方向:前向纠删编码低时延传输、QUIC协议;毕业去向:南京大学(读博) 陈**(硕士);研究方向:无人机通信;毕业去向:天津铁通 2023 潘**(硕士);研究方向:传输层拥塞控制、卫星网络仿真;毕业去向:南京睿辰欣创(军工) 冯* (硕士);研究方向:卫星流媒体传输、喷泉码;毕业去向:苏州银行 2019 吴**(硕士,联合指导);研究方向:稀疏网络编码、D2D通信;毕业去向:南京六九通信 周* (硕士,联合指导);研究方向:稀疏网络编码、D2D通信;毕业去向:南通电信 指导本科生 田**;研究方向:星链TCP性能增强代理设计;发表IEEE期刊论文1篇;毕业去向:上海清申科技 张**;研究方向:网络仿真、强化学习;发表IEEE期刊论文2篇、授权发明专利1项;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二等奖;毕业去向:香港中文大学(读博) 陈*;研究方向:前向纠删编码、传输层性能增强代理;发表IEEE期刊论文1篇、授权发明专利1项;毕业去向:南京大学(硕博连读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