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旭

发布者:李蕴力发布时间:2025-08-12浏览次数:19

杨旭        副教授、校聘教授、硕士生导师

所在系室:

信息工程系

办公地点:

34号科技楼B1102室

联系方式:

yangxu@ntu.edu.cn

研究方向:

农业无人机作业,气象环境监测,机器视觉,智能信息处理


个人简介

男,江苏淮安人,工学博士。2024年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,2022至2024年赴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跟随Witold Pedrycz院士,从事农业无人机作业、气象环境监测、机器视觉、智能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研究。浙江省电子政务项目评审专家委专家;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员;中国电子学会会员;中国通信学会会员;IEEE会员。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;担任10余本期刊审稿人;授权专利20余件。主持完成国家公派留学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各1项;作为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。曾获国家公派留学资格、国家奖学金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、省三好学生、省优秀毕业生、校长奖学金等荣誉;曾获研电赛、互联网+等国家级竞赛奖项3项。


教授课程


项目资助

[1]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-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(2021-2023):基于深度学习的海洋气象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关键技术研究,138万元,骨干成员(5/20)

[2]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(2022-2024):模糊神经网络理论研究及其在雷电预报预警中的应用,20万元,主持(1/1)

[3]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(2022-2025):海杂波背景下的小目标多域多维检测方法,56万元,骨干成员(4/10)

[4]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(2019年度):多元传声器阵列闪电定位系统,主持(1/1)

[5]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面上项目(2018年度):基于多元传声器阵列的闪电定位系统,70万元,骨干成员(4/15)

[6]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(2019年):《高频电子线路》,参与申报与编写工作


代表性成果

发表论文/专著:

1.杨旭,行鸿彦,等. Multi-time scale thunderstorm monitoring system with real-time warning and imaging. 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,2024.(SCI,中科院1区,Top,IF:11.9)

2.杨旭,行鸿彦. A data complementary method for thunderstorm point charge localization based on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apparatus array group.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,2021.(SCI,中科院1区,Top,IF:6.797)

3.杨旭,行鸿彦,等. Fuzzy clustering for electric field character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understorm interpretability.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,2025.(SCI,中科院2区,IF:7.9)

4.杨旭,行鸿彦,等. An integrated strategy of AEF attribute evaluation for reliable thunderstorm detection. 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,2025.(SCI,中科院2区,IF:7.9)

5.杨旭,行鸿彦,等. AI-based sound source localization system with higher accuracy.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,2022.(SCI,中科院1区,Top,IF:7.307)

6.杨旭,行鸿彦,等. Entropy-based Thunderstorm Imaging System with Real-time Prediction and Early Warning.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,2024.(SCI,中科院2区,IF:5.332)

7.杨旭,行鸿彦,等. Sound Source Omnidirectional Positioning Calibration Method Based on Microphone Observation Angle. Complexity,2018.(SCI,中科院1区,Top)

8.杨旭,行鸿彦,等. 3DAEFA-Based Thunderstorm Prediction System With Higher Performance. IEEE Sensors Journal,2022.(SCI,中科院2区,Top,IF:4.325)

9.杨旭,行鸿彦,等. Multifeature Fusion-Based Thunderstorm Prediction System With Switchable Patterns. IEEE Sensors Journal,2023.(SCI,中科院2区,Top,IF:4.3)

10.杨旭,行鸿彦,等. 3DAEF-Based Thunderstorm Multipath Imaging System. IEEE Sensors Journal,2023.(SCI,中科院2区,Top,IF:4.3)

授权发明专利:

1.杨旭,庄玲,李胤演,行鸿彦. 基于三维大气电场测量的雷暴云点电荷定位海拔校正方法. ZL202110036291.X,2022-08-23.

2.杨旭,李胤演,庄玲,行鸿彦. 基于互补集合模态分解和SG滤波的雷云点电荷定位方法. ZL202110036470.3,2023-08-22.

3.杨旭,庄玲,李胤演,行鸿彦. 一种基于多时间尺度DBSCAN和样本熵的雷暴云点电荷移动路径成像方法. ZL202110556277.2,2023-07-25.

4.杨旭,王慧,董续东,张振耀. 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雷暴时间窗口捕捉方法.  ZL202411481487.X,2024-10-23.

5.杨旭,王慧,董续东,张振耀. 一种时空域雷暴活动解释方法. ZL202411479761.X,2024-10-23.

6.行鸿彦,杨旭. 基于反演算法的雷声三维定位方法. ZL201810269205.8,2022-02-22.

7.行鸿彦,杨旭. 一种基于七元十字阵的空间声源定位反演方法. ZL201810824691.5,2022-04-08.

8.行鸿彦,杨旭. 一种三平面五元传声器阵列的声源定位方法. ZL201811060355.4,2022-10-14.

9.行鸿彦,杨旭. 一种基于四元传声器阵列群的声源定位数据互补方法. ZL202010235161.4,2023-05-12.

10.行鸿彦,杨旭. 基于大气电场仪阵列群的雷暴云点电荷定位数据互补方法. ZL202010448671.X,2022-04-08.


学术服务

[1] 中国电子学会会员;

[2] 中国通信学会会员;

[3]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会员;

[4] IEEE Member;

[5] 浙江省电子政务项目评审专家委专家;

[6]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年夜校特聘讲师;

[7] IEEE TIM、Information Fusion、ESWA、DCN等期刊审稿人。


获奖信息

[1] 2022年国家公派留学资格

[2] 2023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

[3] 2022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

[4] 2019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

[5] 2021年度江苏省优秀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

[6] 2022-2023学年度江苏省省级“三好学生”

[7] 2023-2024学年度江苏省省级“优秀毕业生”

[8] 2023年校长奖学金


指导研究生情况/招生需求

***欢迎对现代农业无人机作业、气象环境监测和机器视觉方向感兴趣的同学加入课题组!***

【科研与实验室条件】

1)团队活动多、氛围好,老师为人友善,支持有想法的同学;

2)团队配有服务器、无人机、环境监测等设备,每位同学配备全新台式电脑+独立工位;

3)全程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竞赛、发表高水平论文、申请专利(保研、升学、评奖评优);

4)带领学生参加国内外会议,了解科学前沿,开拓视野。

【升学资源】

1)硕士生、博士生留本校可优先进组;

2)可帮助联系清华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北京交通大学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、美国马里兰大学、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、加拿大多伦多大学、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、韩国首尔大学等高校团队攻读学位,协助申请公派留学项目。

【招生计划】

每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名、本科生3名;有意者请电话或微信联系17300916833。诚挚欢迎有志青年加入!


Copyright ©信息科学技术学院

搜索
您想要找的